近年来,涟水县充分利用县高铁开通优势,不断巩固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果,加强高铁旅游小城建设,让县域旅游乘着“动车”走向远方。
一是串联点线面,让旅游小城“活”起来。突出“教育之乡、枢纽高地、美酒产区、生态水城”四张名片,以“全国产旅融合创新示范区”为统揽,将高铁旅游小城建设作为主攻方向,编制《涟水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《古淮河生态旅游风光带专项规划》《全域旅游三年行动方案》《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专项规划》《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专题》及其相关配套政策,促进“多规合一”,打破行政区划界限,把旅游资源相近的区域作为统一整体连片开发,打造了缘来小镇、云锦小镇等特色小镇,坚持产业导入、文化植入、服务融入、资源注入、品牌嵌入,探索建立城市依托型、产业依托型、历史文化依托型、民宿依托型、创意主导依托型、科技依托型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,创成了五岛湖旅游区、今世缘旅游区等2个国家4A级景区,金鸡坨生态农庄、苏北小延安军旅小镇等2个国家3A级景区,璞趣园等5个省级乡村旅游点,红窑夏楼村、保滩洪荡村等被命名为省级景观名称,今世缘等4个景点获评市级研学旅行基地,成功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,苏北小延安景区获评长三角老年旅游专项产品,金鸡坨景区入选江苏省首批长三角自驾游优质资源臻选项目。
二是拉长产业链,让旅游小城“旺”起来。充分发挥旅游拉动、融合、催化、集成作用,坚持整合与开发并重、优化与创新同步,加大旅游与农业、工业、文化、体育、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力度,推进城市文化旅游空间统筹发展,促进生活宜居向文旅休闲延伸,着力营造主客共享的宜游宜居宜业空间,建成了文化馆、图书馆、博物馆、非遗馆、曲艺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场馆,利用城市边角空间,建设文旅小客厅。围绕古淮河生态旅游风光带,连淮扬镇高铁、235、327省道城乡旅游统筹发展带,233国道现代农业休闲带,打造了民俗文化特色旅游村和乡村旅游板块,以文旅项目辐射带动增加供应链,延长产业链,拓宽富民链。
三是提升吸引力,让旅游小城“畅”起来。统筹交通和旅游融合发展,干线公路与景区道路实现互联互通,投放旅游专线公交、旅游客运班车、旅游观光巴士和共享自行车、电瓶车等多种交通工具,开通旅游直通车、旅游专线、乡村旅游公交,为县内外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旅游交通体验。建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、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和8个咨询服务点、13个景区游客接待中心,形成咨询导览体系,在交通要道、重点节点设置形象标识、交通标识牌、全域全景牌120余处,建成89座美观实用A级标准旅游厕所,实行物业化管理、全天候服务,利用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,提供热门景区智能导游、电子讲解、网上购票、扫码入园等个性化服务,在高铁站、特色街区、五岛湖旅游区等游客集中场所增设“涟水游礼”文创专卖店,建立旅游、旅游法庭、旅游市场监管队伍的“1+3+N”治理体系,切实保障旅客游得安心、玩得舒心。
四是扩大朋友圈,让旅游小城“响”起来。推动县域旅游“走出去”,不断加强与全国知名旅游企业、旅游部门之间的联合营销。电影《格斗2终极对决》在苏北“小延安”景区举行开机仪式,组织城市草地露营音乐嘉年华、非遗展示暨年货大集、“艺”起闹元宵等文旅活动和金秋文化艺术节暨全民阅读推广集中行动,运用草地乐活节、星空集市潮玩节、踏青赏花节、游艺戏水节等小型多样的节会宣传,推介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景观,利用“旅游达人说旅游”等形式,重点加强高铁旅游小城宣传,以节会搭台、文旅唱台、商家站台,打造综合消费场景。建立高铁+门票、高铁+旅馆等文旅套餐,年发放文旅消费优惠年卡4000张。围绕“因缘而来 忘返留涟”整体旅游形象,拍摄全域旅游专题宣传片,编印发放《臻享涟水》画册、涟水一日游二日游宣传资料,上线“游涟水”微信公众号,常态化发布涟水旅游攻略,提升美誉度,扩大朋友圈。